狄仁杰,社稷之臣,一代名相,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名相”(管仲、李斯、萧何、陈平、诸葛亮、房玄龄、寇准、王安石、张居正)之一,与其他九位不同的是,狄仁杰身前、身后的名声都很好,结局也很好。
狄仁杰的历史贡献不是断案,断案如神这事,近代才被欧洲吹捧,最近影视剧炒作才广为人知。他在官场清正廉明、不畏权势、犯言直谏,保卫平民百姓利益,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他善于举贤才,所用之人,很多成为名臣,正是因为有狄仁杰,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又一次中兴;他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保住了李唐王朝。
狄仁杰的成功,在于他体恤百姓、清正公廉、嫉恶如仇。他最为光彩的阶段是在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武则天上台后,狄仁杰也是起起伏伏,风雨飘摇,过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在谪贬彭泽之后,在契丹入侵和安西四镇镇守和解决突厥南下造成的困局中,狄仁杰对局势的判断有板有眼、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深得武则天赏识。
公元697年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惜失去栋梁,褒奖厚葬。赠文昌右丞,谥号文惠。唐睿宗感其恩德才略后封狄仁杰为梁国公。狄仁杰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有匡正改革,深受同僚和百姓爱戴。狄仁杰在贞观之治后开元盛世前的武周时代,为大唐盛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全文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光嗣光远很不错,狄光嗣,历任司府丞、地官员外郎、汴州刺史、扬州长史、歙州别驾,为狄仁杰最杰出的大儿子。狄光远,曾持狄仁杰所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官至州司马,也很不错。唯有最小的儿子,有些坑爹。狄仁杰原先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
但是后来,他的小儿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导致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好在狄仁杰察觉后,非常气愤,断然罢其官职,停其俸禄。
狄仁杰晚年相当好,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进拜内史,赐予豪宅一所在当时是唯一的,无上的恩宠,公元700年9月狄仁杰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一岁,赐谥号文惠。唐中宗时追赠为司空,唐睿宗追封梁国公,747年与张张柬之等八人配享太庙,后晋年间还被追封为太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