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详解202402 2024二季度, 小米 收入889亿,同比增长32%。扣非净利润62亿,同比增长20%。 由于今年第一次新增了汽车销售,...

来源:雪球App,作者: 喜义,(https://xueqiu.com/9946623966/312323365)

2024二季度,小米收入889亿,同比增长32%。

扣非净利润62亿,同比增长20%。

由于今年第一次新增了汽车销售,除去汽车收入,还有同比22%的增长,在今年消费能力如此低迷的背景下,收入能有如此高速的增长,只能说小米在开拓市场方面真的牛,没话说,只能点赞了!

业务分析

小米之前有这么几块业务,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IoT是智能家居平台)、互联网服务(主要是广告)、其他相关业务。

2024年新增了汽车业务,把业务重新划分为两块,手机 x AIoT和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反应[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中报数据,手机 x AIoT收入825亿占总收入比92.8%,汽车业务64亿,占总收入比7.2%。

收入数据细分

1、手机收入465亿,占总收入比52%。

2、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智能家电等)收入268亿,占总收入比30%。

3、互联网服务(主要是广告)收入83亿,占总收入比9%。

4、其他10亿,占总收入比1%。

5、汽车64亿,占总收入比7%。

从收入数据看,手机和智能家居占比超过80%,广告和汽车占比都不到10%,再看看这些业务的毛利情况。

毛利数据细分

1、手机毛利56亿,毛利率12%,占总毛利比31%。

2、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毛利53亿,毛利率20%,占总毛利比29%。

3、互联网服务,毛利65亿,毛利率78%,占总毛利比35%。

4、其他,毛利0.08亿,毛利率1%,忽略不计。

5、汽车,毛利10亿,毛利率15%,占总毛利比5%。

互联网业务~广告收入虽然占比不高,才9%,但是由于较高的毛利率,毛利占比是最高的35%。

手机业务收入虽然占比最高52%,但是毛利只有12%,毛利占比排第二31%。

智能家电收入占比第二占30%,毛利也占比第二占29%。

汽车收入占比第四7%,毛利占比第四5%。

由此可见广告是毛利率最高,收入最低的业务。手机是收入最高,毛利率最低的业务。智能家电收入和毛利率都是第二。汽车收入第四,毛利率第三。

小米广告收入主要是靠小米手机和小米电视,广告收入以后是否会增长,还是要看小米手机和小米电视未来的消量是否有增长。

业务前景分析

智能手机

国内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已经趋近饱和,快到了存量竞争的阶段,增长量已经放缓或者很难增长,财报数据显示平均手机单价,从2023年上半年的1112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103元,报表也说,主要是由于国内的竞争加剧,和国外平均售价较低的新兴市场的销量增加导致。

主要就看国外新兴市场的增量大小和小米能占多少的问题了。

全球新兴市场人口的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而且新兴市场正在崛起,小米智能手机又是低价位非常能打的,相信小米未来只能手机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增长还是会比较可观的,全球新兴市场达到饱和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

这些新兴市场的增量(手机更新换代不会扩大客户规模)使得小米的手机客户群体增长,进而会增加高毛利的广告收入的增长。

小米手机能维持10%左右的毛利率即可,主要是抢占用户量。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智能家电和穿戴设备今年半年同比增长20%,主要是由智能大家电在国内出货量的增长,平板在全球的出货量增长,智能手表和TWS耳机出货量的增加。

这些有很多是小米的战略效应,小米手机用户基于米家app,使用小米电器还是优先考虑的。

而且财报显示,二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收入达到了新高,268亿,同比增长20%,毛利率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的20%,说明智能家电的赋能,给了小米电器提升毛利率的空间。

但是小米电器毛利率的增长空间也是有上限的,美的等传统家电的毛利率大致在26%左右,小米电器的毛利率还有些提升空间。

互联网服务

广告收入的增长主要看手机和智能电视用户的增长(替换不算),小米对全球新兴市场的开拓还是很成功的,新兴市场的人口又非常高,手机和智能家电的用户数量增长还是可持续的,未来广告收入还是会维持一定节奏的增长。

汽车

汽车目前的收入体量和毛利率目前都不是很高,而且汽车行业一直卷的非常严重,小米能做到15%的毛利率已经很难得了。

暂时还未发现汽车承载广告的场景,它对广告贡献暂时忽略不计。

财务数据

研发和销售费用,今年都有很大的增长,也很见效,雷总和小米团队很努力。

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照年初增长了15亿,应收贷款照年初增长了12亿,共27亿。

对比今年889亿收入,占收入比3%。

对比今年增长额215亿,占增长额比13%。可以接受,今年的经济背景下,各大厂商都在放款付款条件。

总结

小米的生态战略已经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效果,虽然手机、家电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今年的汽车赛道,竞争更是残酷,但是小米将他们整合在一起,发挥出了1+1>2的效果,看未来汽车能给整个生态战略带来什么附加值了。

但是小米的护城河还不够深,手机、家电、汽车这些可替代的产品太多。虽然通过智能平台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用户体验更佳,但是还没有到不可取代的程度,这应该是赛道决定的。

智能化肯定是未来的趋势,小米的这条路是对的,如果需要增加护城河的深度,小米需要在圈更多米粉上下功夫,个人认为这点上会是未来小米增长的关键点,后续会加大关注小米的粉丝经营和圈粉效果。

$小米集团-W(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