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
编辑
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和天安门广场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按下电钮,第一面国旗在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參 7]。这面五星红旗长460厘米,宽338厘米[參 48],是用五幅红缎子拼接压制而成,黄星采用黄色绸缎。1951年7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这面国旗拨交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參 49]。开国大典上的旗杆高22.5米,原本要求旗杆与天安门城楼等高(35米),但当时条件有限,未能达到要求[參 50]。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在1991年更换过一次,新旗杆高30米[參 51]。原来的旗杆于1991年改造后立在原中国革命博物馆,2007年拆装后于馆内库区收藏。2011年6月2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重新对公众展出[參 52][參 50]。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经历了几个阶段。建国初期,升旗仪式由北京市纠察总队负责,而升旗任务由北京市供电局实施[參 53][參 54]。1977年5月,北京市卫戍部队接替了升国旗任务,由3人负责升国旗,时称“国旗护卫班”。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负责天安门广场升降旗仪式。1991年2月23日,天安门广场扩建国旗基座,武警北京总队六支队十七中队(即天安门中队)开始担任升降旗任务。1991年5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正式实施。1992年12月,在原来国旗班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国旗护卫队,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二师十四支队二大队六中队[參 55]。201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和军乐团取代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旗护卫队,开始担负国旗护卫任务。2018年1月1日7时36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首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执行[參 56]。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旗护卫队不再负责升降旗任务,番号同时撤销[參 57]。
在武警国旗护卫队时期,按照2001年3月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组织管理办法》规定,天安门广场应当每天升挂国旗。分为节日升旗仪式和平日升旗仪式。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和每月1日实施节日升旗仪式。节日升旗仪式由武警国旗护卫队38人、军乐团62人实施,行进时吹奏《歌唱祖国》,升旗时吹奏《义勇军进行曲》。平日升旗仪式由国旗护卫队38人实施,升旗时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录音。在武警国旗护卫队执行时期升国旗时,《义勇军进行曲》共演奏3遍,时长2分7秒,与太阳经过地平线的时长对应。降旗由国旗护卫队单独实施,没有音乐[參 58]。
自2018年1月1日解放军接替武警国旗护卫队执行国旗护卫任务起,天安门广场国旗升旗仪式有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安排,每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按126人编队方案实施,其中护旗队员96人、礼兵30人,分别着14式陆海空军礼服。护旗队由前至后依次为国旗组3人、陆海空军分队长3人、陆海空军队员90人。队员90人编为6路15列行进队形,分准备、迎旗、护旗、升旗和返回5个步骤,全程10分钟。重大节日升国旗仪式,一般参照每月1日升国旗方案执行,特殊情况根据任务需要增加编队人数、鸣放礼炮。每日升旗时一样演奏《义勇军进行曲》(与此前安排一致),但升旗程序有一定变化,先由护旗队行进至国旗杆基座位置,到国旗升至旗杆顶端的时长仍保持2分7秒。国歌完整演奏一遍(此举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国歌必须完整演奏一遍的要求),升旗时长为46秒,升旗前由3名分队长下达“向国旗——敬礼”的命令。升旗结束后,护旗队将会返回,返回时演奏《歌唱祖国》。护旗队出场时不演奏音乐,以彰显仪式的肃穆庄严。每月1日、重大节日升国旗同时增加号手和礼兵的迎旗环节,期间由军乐团8名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演奏《升旗号角》。平日升国旗由66人编成,国旗组6人,分队长6人,队员60人编为4路15列,分护旗、升旗和返回3个步骤,全程8分钟。降国旗则全年按66人编队方案实施,列队形式和行进动作与平日升旗仪式相同,不安排伴奏[參 59][參 60]。每日升降旗时间以北京天文台提供的北京每日日出、日落时间为准[參 58]。
其它场合
编辑
中苏友谊万岁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对国旗的升挂场所或机构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出入境机构、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属于每日应升挂的场所或机构。[參 61]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则属于在工作日升挂的场所或机构。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和星期日外,都应升挂国旗。[參 62]此外,《国旗法》的第七、八条亦对其他情况下国旗的升挂作出了规定。[參 63]第七条规定,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和春节,各级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应当升挂国旗。第八条规定:举行重大庆祝、纪念活动,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大型展览会,可以升挂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根据《国旗法》制定了《船舶升挂国旗管理办法》,规定:中国籍船舶中5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航行在中国领水以外水域和香港、澳门地区的船舶,以及公务船舶都应当每日悬挂中国国旗;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港口、锚地的外国籍船舶,也应当每日悬挂中国国旗。该办法还规定了不同长度的船只应当悬挂的国旗尺寸。[參 64]
中国的航空公司中只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可以在飞行器上喷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參 65]此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士兵国防服役章和警官礼服臂章都有中国国旗的图案。[參 66]1951年发行的中苏友谊万岁奖章也含有中国国旗和苏联国旗图案。[參 67]
飘扬在上海外滩建筑群楼顶的国旗(2008年3月2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身穿中国56个民族服装的儿童共同托举国旗步入会场(2008年8月8日)
飘扬在中國驻卢森堡大使馆的国旗(2010年8月19日)
中国代表挥舞着国旗参加世界体育节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旧金山的一名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男子跟着火炬手奔跑
中國國際航空飞机机身上的国旗
2019年5月1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前的升旗仪式
黑龙江省黑河市江畔的巨型五星红旗,旗杆高56.74米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悬挂的中国国旗
台灣
编辑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台湾举办的2017年台北世大运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华民国国旗作爲国旗开始在台湾使用至今。在当今的台灣,因爲兩岸政治原因,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自己使用外,使用五星红旗的往往是爲了一定政治或者商業因素。經歷保釣運動的外省人或本省人第二代子弟,或是近年大量移民台灣的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陸配,依親等),如陳映真跟王津平與王曉波等人參與的中國統一聯盟很早就公開打出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的口號,在海外或者台灣本土打出了五星紅旗的旗號。[參 68][參 69]在十一國慶或者台灣光復節的時候,曾有人開著掛著五星紅旗的車在街上遊行,著名例子有台北的戴忠[參 70]和台南台灣共產黨主席,前民进党党员王老養。[參 71]另外,在台灣名勝日月潭,曾發生一遊覽船業者為了吸引中國大陸籍遊客,在船尾懸掛五星红旗[參 72]。而有台灣旅館為了对大陸遊客表现友好,也開始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參 73]而國立成功大學也多次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與中華民國國旗並列懸掛,以迎接中國大陸訪客[參 74]。中华民国共产党以五星红旗为党旗。[參 75]台湾的极左派团体中华爱国同心会也经常在台北101等公众场合展示五星旗[參 76]。2017年10月1日,中华统一促进党成员在張安樂帶頭下身穿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红旗,並標示為「我的國旗」的外衣,在台北街頭遊行示眾。[參 77]
其它華人地區
编辑
隨著改革開放,很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移民海外,改變了當地華人的結構;很多華人團體開始慶祝十一國慶,並在海外的中國城和華人眾多的地方升起五星紅旗。[參 78]
太空和月球
编辑
1994年,美国华裔宇航员焦立中执行STS-65任务时将中国国旗带入太空[參 79]。神舟五号任务中,中国人首次将五星红旗带入太空[參 80];嫦娥三号首次将五星红旗带至月球,国旗展示系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项目之一[參 81][參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