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管虎对老算盘形象的深度挖掘。
我们可以先看看电影中几个类似的角色:
黄志忠饰演的老葫芦,逃兵一个,害怕打仗。结局是被日本人抓去,惨死。
欧豪饰演的端午,老葫芦的侄子,也算是逃兵一个,只想着回家。后来觉醒。因为那些舍生赴死的战友让他彻底明白,现在早已无家可归,退无可退。结局:中枪死。
姜武饰演的老铁。寓意很明显了,老铁,刷个礼物指的是谁,再明白不过。
嘴上功夫很强,后来被打穿了嘴巴。打脸不?
本质上是个“贪生怕死的瓜怂”,但好面子,最后死,也要唱着大戏赴死。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
让我们来看看老算盘:
以文职参谋自居,拒绝拿枪杀人。欧豪饰演的端午,是并没有想着出来打仗,老算盘则是彻彻底底的逃兵。
进入四行仓库后,老算盘和端午都想着逃跑。
但慢慢的两人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端午是觉醒了。
老算盘则选择了一条逃生之路。
老算盘非常聪明,但都把这股小聪明用到了对付自己人身上,用两面都一样的硬币蒙骗老铁,油嘴滑舌的为自己逃跑的行为开脱。
电影中,张译面对欧豪说了非常有意思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段台词,因为它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兄弟,要不要一起?
兄弟,你看我这手,连扳机都扣不了,没有办法摸枪,留在这里做什么。我不走,日本人就能死绝了?
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兄弟,兄弟,你有家吧,你家里有地吧,你有没有讨老婆?我在老家他们给我定了门亲事,他们跟我讲,我老婆肉嘟嘟的,我都还没有看过。
仗怎么都要打完的,怎么都要有人活下去的。
我只会算盘,不会打仗。
日本人是要有人打,总该有人护在这,我佩服你们,你们都是英雄,但,我不想。
兄弟啊
我求求你了,我求求你,兄弟。
给我一条生路,我求求你。”
是不是很有蛊惑性?
毫不客气的说,80多年过去了,像老算盘这样的人依然遍地都是。
在大义面前,处处强调自我,战争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国家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还吃不饱呢!我还在搬砖呢!
撒贝宁的综艺节目《开讲啦》中,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被某青年提问:
“如果战争的威胁迫在眉睫,您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些话,初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该青年,还用了您这样的词汇,看起来很有礼貌。
但仔细揣摩,你会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太大了。
他的这个提问,充满了挑衅。
因为他完全割裂了战争状态下,人民和军队的关系。
在很多人的心中,战争是军人的事,就像《八佰》中,四行仓库南岸的围观群众,看待战争犹如隔岸观花,仿佛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人跟南岸的人心态其实是一样的,电影中有一个卖包子这样看待这场战斗,也代表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全部撤退了就太平了呀,东洋人是不可能打到这边来的,生意能够做下去就蛮好了。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国为何物,只想回家种田生娃。
有些人知道国为何物,却在故意强调先有家后有国,并且乐此不疲的拿出来进行讨论。
结果也很明显,大半个中国都被东洋人侵占了。
“三个小时到了,日本人没有打下四行仓库”
雄起吗?振奋吗?
更多的是一种讽刺,大半个中国都沦陷了,一个小小的四行仓库守几个小时,又有多大意义!
很多人期待老算盘最后会来一波反转,拿起枪投入到战斗当中。
就像小湖北心里的哥哥一样,化身赵子龙,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悲壮色彩。
但这,只能是一厢情愿,闲云可以相当负责任的告诉你,老算盘不但不会拿起枪,还会活的很好,一直活到了现在和未来。
要么他跑到了台湾,要么在内地活的好好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并且成为了公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