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应届生,谈谈粉笔的预期差 前言:看到雪球上对#粉笔# 有很多讨论,已经非常详尽了。我想站在一名面临就业的应届生的角度,从 粉笔 面临的环境、粉笔所...

来源:雪球App,作者: st_Devin,(https://xueqiu.com/9621352368/318937564)

前言:看到雪球上对#粉笔# 有很多讨论,已经非常详尽了。我想站在一名面临就业的应届生的角度,从粉笔面临的环境、粉笔所做的生意以及粉笔管理层三个方面,聊聊我对这家公司的看法。

1、环境考公培训行业最重要的β无疑是考公人数的持续提升。但下面这张图是有问题的,从25年开始直接按“出生人数=毕业大学生人数”计算,起码要按历史数据折算一个系数才合理。

但是对标日韩(类似的历史阶段),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年轻人数量直接影响考公数量。我国对应的出生人口(2003-2017年)仍在1500万以上的高位,从2018年才开始回落,这意味着未来十年的考公人数有基本保证。按照券商乐观的模糊估法,国内考公市场规模还有*4倍空间(400亿到1600亿)。

2、生意(1)粉笔的定位把粉笔和#中公教育# 、#华图山鼎# 直接拿来比较,或者说哪家公司可以做到垄断,我认为不太合适。考公培训的线上和线下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线上追求产品体验、用户口碑,而线下的意义更多是给考生一个学习氛围(尤其对考试能力一般的考生)。

这两种模式一定会长期并存,而且报线下班的考生一般也会用APP,所以两者的比例比较难测算。粉笔的竞争优势在于,线上APP的使用体验、用户口碑是最好的,已经掌握了线上的用户心智。粉笔的定位是:考公线上模式的领先者。

(2)粉笔的模式粉笔直观的财务表现是,业内线上收入最多,毛利能做到60%以上,现金流很好。对比中公教育,就是被线下“保过班”的财务问题搞垮了。而且线下是开班拉人头的生意,线上才能实现规模效应。轻资产,高毛利,有规模效应,这是粉笔的优势。

AI对粉笔的影响是什么?我认为,主要体现为降本增效(降低雇员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对于能否拉动收入增长(比如AI面试),我是比较存疑的。

(3)三个质疑点政策风险。我的观点是,考公培训不能说政策友好,但类似“双减”的概率极低。

考公本身是成年人的市场化行为,如果想在未来三五年内抑制考公热,我能想到只有两种可能性:1)经济好转,市场化岗位增加;2)体制内工资大幅降低(类比日本1999年开始连续五年削减国家公务员工资)。政策定调对考公来说,我认为主要的影响还是保持合理定价、不给考生带来太大负担,而这是相对利好粉笔的(ASP比中公、华图都要低一些)。

付费意愿。盗版当然无法消灭,但是粉笔提供的价值有目共睹。

首先,国考、省考题目不公开,所以考生必须通过正版/盗版方式购买备考材料。通过盗版拼凑确实可行,但非常耗时(做信息整合)+无法保证材料质量,实际上粉笔980课程对于考公小白来说性价比很高。在小红书搜索“考公怎么备考”,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帖子推荐粉笔980课程。

用户复购。考公确实是一次性的,但换一个角度,如果粉笔确实为考生发挥了重要作用,良好的口碑是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

3、管理层CEO张小龙:尽管有各种争议,但从各种公开资料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好老师。

粉笔上市一周年,张小龙的理性与坚持

管理层减持:一边回购一边减持,这个操作我确实没太看懂。

总结:粉笔的业绩能撑得住现在的市值,且我认为存在明显的低估。未来最重要的成长性并不在于AI的故事,而是实打实的付费用户数提升。考公培训是逆周期的赛道,作为应届生,我并不希望看到考公人数越来越多(意味着市场化就业岗位的减退),但接受低谷或许也是人生的宝贵经验吧。

$粉笔(02469)$ $中公教育(SZ002607)$ $华图山鼎(SZ30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