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奥大厦

建筑专业-设计理念与技术策略

本园区未来将服务于2022年冬奥会,因此为了强调地域文化,方案取自于花样滑冰的运动轨迹,通过层层流动的轨迹生成动感的建筑形象与中央绿地自由曲线融为一体,仿佛明珠一般镶嵌在场地之中。城奥大厦作为本土原创设计的非标准大型复杂性公共建筑,由建筑师借助数字技术进行设计及建造控制。从设计到建造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个性化定制”实现自由设计的发展趋势。

本项目为本土原创设计的非标准大型复杂性公共建筑,由建筑师借助数字技术进行设计及建造控制,从设计到建造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个性化定制”实现自由设计的发展趋势。各参建方还尝试以设计团队的数字模型作为中心基础模型,实现全生命期BIM应用,以达到“数字孪生”的目标,整个设计到建造到运维的过程中体现了面向未来的数字建构思维。并以此发表论文“自由与秩序——奥南0S-10B大厦数字建构实践”。

本项目实现了全专业的协同设计,完成了全专业的BIM模型。首层V柱、穹顶Y柱、蛇形坡道、飘带出入口等异形结构系统都建精细模并利用参数进行控制和输出,可直接对接钢结构施工。幕墙数字模型也直接提交给幕墙厂家进行进一步深化和加工,几千组不同的幕墙单元均可批量定制。在有限的工期内可高效生产加工出多类型的构件,并借助坐标数据和仪器进行现场的精确定位和安装,有效控制施工误差,保障了建造成果与数字模型的高度一致。

本项目建筑形体的不规则带来大量的复杂曲线和曲面,因而前期建立了几何逻辑来控制。建筑轴网由放射轴和平行轴网的组合,前者控制幕墙及外圈幕墙柱实现形式一致,后者控制核心筒及建筑功能平面满足承重和功能诉求,各自明晰互不干扰又合理关联。各层板边线和幕墙线都被拟合成为弧线的组合,曲面被逆合成倾斜的锯齿幕墙,出入口曲面被拟合成单曲面,最终规避了所有的双曲面,不仅效果丰富而且降低造价。

结构专业-设计特点

该项目地下部分属地下空间项目,于2014年施工完毕,2015年地块上部拍卖后根据新的使用功能要求重做地上建筑方案。新方案重新定义了一套建筑轴网,室外地下顶板拆除重做,室内夹层下插型钢柱、首层采用V形柱实现外边柱柱网转换。

本工程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地上属于复杂异形钢结构,所有竖向结构不规则收向轴网中心,整体结构呈以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异形椭圆。结构难点如下:

1.首层V形柱转换结构 ,型钢柱下插一层,首层加型钢混凝土环梁。

2.高60米的弧形边庭空腔结构,立柱随建筑幕墙位置隔根布置,上下不对齐,5层以上每两层加水平支撑,以保证结构的稳定。

3.高80米的内层网壳,跨度32米,环梁与主梁平面外连接

4.外层网壳,斜柱分叉成Y形,环梁与主梁平面外连接

5.蛇形坡道,一半于已完成的地下,一半与地上钢结构连接

该工程结构体系存在大量斜度不同的柱子及曲梁曲柱,产生了大量复杂节点,点位及加工难度系数均很大,借助BIM技术设计施工,最终实现了结构成就建筑之美。由于该建筑存在大量无建筑面积的结构空间,所以每平米用钢量比较高。

给排水、消防系统-技术特点

1.所有卫生器具配件均采用满足LEED节水器具要求;

2.设置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减少自来水用水量;

3.本项目与奥体文化南区地下空间项目共用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消防水池容积按地下空间消防用水量确定。本项目与消防泵房分别位于奥体文化南区地下空间项目的两侧,相距约700m,给消防给水安全带来很大挑战,消防给水干线采用热浸镀锌无缝钢管(承压等级2.5MPa);消火栓分区干线为无缝钢管,自喷系统、水膜防护冷却系统报警阀前管道为无缝钢管;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干管5层以下为无缝钢管。

4.楼层为不规则圆形,每层均不相同,采用BIM模型能够解决弧形消防干线无法穿梁问题,节省了空间;同时也能解决自喷喷头无法定位的问题。

电气专业-综合效益

设计原则:技术先进、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投资合理。系统设施的配置原则是尽量体现智能化办公建筑的个性与独特性,并重点考虑环保和节能以便于长期运行、维护。

将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供配电技术、照明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等运用到建筑中,在提供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的前提下,降低能量消耗,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使建成后的办公建筑高效、稳定的运营。

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