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之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箴言愈发彰显其深刻内涵与磅礴力量。实干,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品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新时代下我们必须发出的“最强音”,唯有以实干为笔,方能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出壮丽篇章。
实干是打破空想桎梏、抵达梦想彼岸的桥梁。从古至今,无数的事例都在诉说着实干的价值。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没有停留在理论探讨与空谈之中,而是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与社会积弊,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并雷厉风行地付诸实践。奖励耕织、推行县制、严明法度,每一项举措都直指秦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商鞅的实干下,秦国从一个边陲弱国逐渐崛起,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再看近代,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面对西方列强“中国人不可能完成”的嘲讽,他没有与之争辩,而是带领团队实地勘测,翻山越岭,历经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实践。凭借着实干精神,他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铁路,成功攻克了八达岭隧道等难题,建成了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和施工的铁路干线,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这些历史故事无不告诉我们,只有摒弃空想,脚踏实地地实干,才能将梦想照进现实。
在新时代,实干精神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与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经济领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诸多挑战,传统产业需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新兴产业也亟待培育壮大;在科技创新方面,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芯片、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亟需突破;在社会民生领域,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供需矛盾尚未完全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满足。面对这些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任何形式的空谈都无济于事,唯有以实干为要,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发出实干为要“最强音”,需要每一个人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在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干部是实干的先锋。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她深入贫困山区,与群众同吃同住,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她帮助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修路架桥,改善基础设施,最终将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成为无数人学习的榜样。在科研领域,科研工作者们以实干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南仁东先生为了建造“中国天眼”,带领团队跋涉西南深山十二年,从选址、论证到建设,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中国天眼”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我国在射电天文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他们的实干,让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在企业中,无数的劳动者坚守岗位,精益求精,用双手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发展。无论是车间里的工人,还是奔波在外的销售人员,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社会的繁荣贡献力量。
发出实干为要“最强音”,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实干者给予表彰和奖励,让实干者有荣誉、有地位、有实惠;同时,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那些只说不做、敷衍塞责的人无处遁形。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实干典型,弘扬实干精神,让实干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学校教育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干品质,通过实践课程、劳动教育等方式,让学生从小养成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习惯。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发展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让我们以实干为要,发出“最强音”,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勇拼搏。相信在实干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奏响时代奋进的新乐章,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