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师提醒:酸梅汤虽好要适量 一些人不宜喝

近日,中药版酸梅汤在网上火出圈,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记者走访发现,南昌部分中药店一度有许多年轻顾客涌入,求购酸梅汤,而专业人士提醒,酸梅汤好喝要适量,禁忌人群要少喝,养生不能盲目跟风。

药剂师翻动快煎煮好的酸梅汤

体验:近两小时才煎好一份酸梅汤

“咕噜咕噜”蒸汽顺着砂锅的盖子冲口而出,屋子里飘散着中药材的气味,一帖用中药配制的网红酸梅汤在药房里煎着。记者来到学府大道的一家中药店询问是否有酸梅汤,店里的药剂师正忙着给人抓药,他告诉记者酸梅汤可以配,但是需要处方才能抓药。等记者拿来开好的方子,他仔细查看一番后便开始抓药。抓药过程中,一味味药材从药柜里拿出来称量,整齐地码放在药帖子上,其中有一味陈皮特别香,记者凑上前嗅了嗅,浓郁的陈皮香味涌入鼻腔。药剂师介绍道,药店里用的是五年以上的广东新会陈皮,记者还问起了酸梅汤的功效和禁忌事项,他逐一回答,还科普了一些中药知识。

药材搭配好后,一齐倒入紫砂煲,用水浸泡半小时后开始煎制。药剂师告诉记者,传统中医煎药是用柴木明火,而现在煎中药大多用电器,但药效也挺好,而且方便迅速。煎药的过程中,药剂师会有多次用筷子拨、翻药材,让其受热均匀。

经过近两小时的等待后,一份中药版酸梅汤终于煎好,记者迫不及待地尝试了一下,感觉口感偏酸且微苦,和平常饮用的酸梅汁酸甜爽口的口感相比,酸味儿更浓,还有几分像岭南凉茶般的苦涩。药剂师将酸梅汤装入真空袋,打包好后计算费用,这一帖酸梅汤总共花费23元,其中药材价格为18元,加上代煎费5元,价格和网上几块钱一帖的酸梅汤相比稍显贵了些。

提醒:酸梅汤饮用要适量这些人群不宜喝

酸梅汤熬好后,药剂师叮嘱记者道:“酸梅汤有消食开胃、生津止渴的特点,炎炎夏日,许多人为追求口感,往往会将酸梅汤放入冰箱,但冰镇后的酸梅汤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而且酸梅汤虽有许多好处,但也有禁忌人群,体质虚寒、胃酸偏高、易腹泻者是不宜饮用的。另外,很多酸梅汤中添加的糖分对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有害无益。因此,酸梅汤并非适合人人饮用,应在科学的认知和或医生的指导下适量饮用。”

据了解,酸梅汤在配方上并无固定搭配,有如陈皮、生山楂、乌枣、乌梅、甘草等药材。药剂师还告诉记者:“在中医药理上这些单品都属于药食同源的,可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增减调配。”通过走访多家中药店,发现大部分中药店能提供代煎服务。

建议:切勿盲目跟风,真正养生靠长期坚持

中药版酸梅汤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对健康和养生的追求,但这种热度很快又下降,其中有口感不适的原因,也不乏年轻人的“养生观”略显急功近利的原因。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年轻人更容易焦虑,人的情绪不仅影响心情,还会影响身心健康。某中医院医生万先生介绍,很多年轻人热衷于体验中药版酸梅汤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期望通过饮用一些中药功效的饮品来修复弥补平时因为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习惯对身体的损伤。其实很多人明知道奶茶、咖啡并不健康,但还是戒不掉嘴瘾,酸梅汤的口感并不能让大部分人接受,很多年轻人在尝试过一次后,便很少再去喝,因此,蜂拥去中药店求购酸梅汤的热度随之下降。他认为,现在的季节和气候并不适合喝酸梅汤,很多人都只是盲目跟风,真正养生的习惯是要依靠长期坚持来培养的。

见习记者钟凯、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玉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