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两期已经分别为大家
解读过贪与嗔
这一期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痴”
相信大家看后便会理解为什么说
我们人人都是愚痴之人了
佛教中所说的“愚痴”
应如何理解?
师父,我以前以为“愚痴”就是“不聪明”、“智商低”的意思。后来学了佛法后,才渐渐明白了“愚痴”的本意。
是啊,这“愚痴”并不是真的说这个人很“笨”,而是指人的“无明”。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
——《六祖坛经》
痴是愚痴也是毒害
痴的本意是指“迷惑”的心
愚痴的亦称作“无明”
“十二因缘法”中无明为首要
世上本无无明
一念不觉即是无明,也是愚痴
迷于境缘而不能
觉悟其真实相就叫做“愚痴”
此“痴”非“情痴”
师父,我爱的人却不爱我,我的痴心,是不是就是佛教中“贪嗔痴”三毒中所指的痴呢?
此“痴”非“情痴”,但是“情痴”的根源也便是这个“痴”,也就是“无明”。
如身愚神闇,不信经法,善恶之道,都不之信。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有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便免不了一掬热泪,感慨不已
茫茫人海中为了寻到
那真正的心灵契合之人
又有多少人在
不断追寻,不断失望
却又不断追寻,又不断失望
生生世世
周而复始
轮回不已
说到底人为什么会痴心痴情?
还是对轮回生死
没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归根究底就是那个“痴”(愚痴)
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无常
真正了解生老病死、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八苦
也许我们就
离摆脱无明愚痴更进了一步
离解脱成佛更进了一步
消除“愚痴”的最好方法
师父,既然我们都是“愚痴”的,那有什么办法让自己能不“愚痴”吗?
“痴”为一切烦恼所依,所以说痴是一切烦恼之根本,“修慧”是消除愚痴的最好方法。
人生的种种烦恼
世事之纷纷扰扰
均由“痴”(无明)而起
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
所以说痴是一切烦恼之根本
勤修戒定慧,
熄灭贪嗔痴。
修慧是消除愚痴的最好方法
培养智慧的方法很多
如多闻思经论如《金刚经》
《楞严经》、《大般若经》等
讲述空性智慧的经典
来培养自己的般若智慧
但修慧并不是一日两日之事
戒能入定、定能生慧
所以戒定慧三学是成次第关系的
在家居士平日里的一言一行
皆可用居士五戒来要求自己
并能奉行十善业
更有希求者还可以受持在家菩萨戒
守戒久了自然能成就一番功夫
进而入定生慧、止观双运
了知“因果轮回”
即是一种智慧
师父,难道我们现在一丁点智慧都没有吗?有种在修行路上不能前进的挫败感。虽然想得到佛陀的大智慧,但也只能望尘莫及......
得到智慧虽然难,但也容易。其实了知了“因果轮回”,也是一种智慧啊!
如果我们能够怖畏因果
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进而从因果之中
看清楚轮回的本质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
自身即处于因果轮回之中
这便是一种智慧
学佛人能以智慧之心
进而对治内心的愚痴烦恼
以智慧之剑斩断我、法二执
从而放下个人的利害得失
就可以做到舍己为人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因缘所生法
师父,如果说用智慧化解了“愚痴”,是不是就可以体会到“因缘所生法”的妙处?
是啊,如果我们能懂得因缘所生法,就会知道众缘和合的奥妙,就能转愚痴为智慧了。
我们由于不明白
世间上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从而产生执着、放不下等情绪烦恼
执着于我们的亲人
我们的财富、自己的身体
因为执着又产生了无明、烦恼
产生了贪爱与嗔恨
这就是愚痴
这就是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
人生是苦的
但苦并不可怕
“苦”虽然是真相
但“苦”它并没有本质
如果我们能懂得因缘所生法
就会知道众缘和合的奥妙
就能转愚痴为智慧
将每一日的修行成长
都传化为成佛路上的资粮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编辑 | 伊豆
设计 | 梦轩
图片 | 网络
责编 | 慧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